北京工商實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 推進深化
時間:2020-09-05 15:37
國際在線報道:為積極破解群眾辦照難問題,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段,實現“互聯網+登記”的有效突破,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北京市工商局不斷建立健全網上辦事機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使“足不出戶辦執照、點點手指交材料”成為了可能。
北京市2008年在全市范圍內開通登記注冊網上服務系統,2015年對系統進行了優化升級,2016年啟動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在現有登記注冊網上服務系統上建設企業全程電子化工作平臺,從傳統的現場“面對面”服務轉變為網上“鍵對鍵”服務。
北京市工商局登記注冊處副處長許譯楠介紹說,全程電子化平臺包括了業務申請、業務審批、電子檔案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等相關的模塊,并同步推出了手機APP。許譯楠表示,全程電子化平臺實現了申請、受理、核準、發照、歸檔、公示的全流程的網上辦理:“申請人只需在網上填報電子數據,自動生成電子申請材料,并上傳簽字蓋章頁和證明文件圖片的方式即完成申報,無需再提供任何紙質材料。按照大共性和小個性這種原則,我們全程電子化登記平臺與全國的公民身份證系統,與企業信息系統,與黑名單系統等多個系統進行了對接,實現了申報審核全過程的校驗和提醒,你這個證件行不行,即時就能執行。”
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準入效率的有效手段。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一系列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相繼出臺,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以前審批難、審批慢的問題,也讓民營企業切實感受到了變化。
據了解,截至2017年5月底,北京市已經啟動內資有限公司新設登記以及外資投資企業新設登記全程電子化,1208戶企業通過全程電子化系統申報,749戶企業獲頒電子營業執照。許譯楠表示,除了提升便利化的程度,全程電子化還有利于監督政府行為:“通過全程電子化模式辦理企業電子名稱登記,由原來的兩到三個工作日縮短到20分鐘完成。與傳統模式相比,整個辦事流程通過全程電子化辦理,要縮短近一半時間。全程電子化零見面了,企業至少免于往返登記機關兩次,那么同時,全程電子化實現了審批對象和審批機關的不見面模式,建立了陽光下的政府,提供了指尖上的服務,切斷了利益鏈條,也消除了滋生腐敗和權力尋租的土壤。”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重大決策部署,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舉措帶來的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長方葆青表示,未來將探索在構建統一市場監管體系的同時,加快推進市場監管模式的轉變:“商事制度改革更多來講是在‘放’,現在‘放’了以后如何適應‘放’的情況來形成與“放”相適應的事中事后監管,在監管的同時要提供優質的服務,與此相適應,按照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再探索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的新模式。”
|
更多最新行業報告
- 11-06北京工商疑難代辦
- 09-05注冊公司易,關門走人難,一不留
- 09-05人力資源外包代理公司
- 09-05營改增是“改”不是“增”
- 09-05審計曝光“中字頭”企業焦慮 1
- 09-05國務院為6項減稅政策劃重點
- 09-05北京工商實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
- 09-05北京東城國稅為企業提供私人定制
- 09-05工商總局嚴懲“違法失信企業”
- 09-05公司經營范圍可以隨便加嗎?